首页  太极资讯  太极机构  视频教学  太极历史  太极养生  太极名家  太极流派  太极视窗  厚重怀川
 您现在的位置: 太极拳网 >> 厚重怀川 >> 怀川人文
冶王城,淹没在历史里的辉煌

信息来源:焦作晚报  更新时间:2016/3/1 16:03:51
    孟州市赵和乡冶墙村名称来历久远,著名的冶墙遗址就位于冶墙村西部的高岗上。1978年冬,新乡地区文物工作队到此考察,发现了骨针、白衣彩陶片、红衣彩陶片和石刀、石斧,这是一处仰韶时期文化遗址(时间距今6000年以上)。

  在公元前770年左右,冶墙村西有一座方圆三里的古城,名叫冶王城,城墙高大坚固,城周围数十里虽有称王者,但都没有冶王的势力大。冶王掌握祖传熔炼金属、打造器具的手艺(包括锋利的刀、枪等兵器)。冶王为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还在冶墙附近驻扎军队,在白墙开设队伍训练场地。因此,白墙改称白骑坞(据冯敏章著乾隆五十五年《孟县志》载,汉末张威聚众骑白马环绕白墙,白墙当时叫白骑坞),冶墙称南骑坞(如今的冶墙村东高西低,附近天窑沟、盆窑沟、大小寨沟都是当年冶王屯兵的地方)。冶王城北边紧靠潼水与淇水,潼水从冶王城北往东又折向北,再向东流入淇水,河道宽约1里,水深约10米,船只水运繁忙(临泉西冶村有人打井时发现有铁锚;冶墙村北发现有柏木桅杆),冶墙曾经是水陆交通码头。

  商朝末期,纣王无道,山阳大地有温、郗、鄂等诸侯王参加讨伐纣王的战斗,会盟于孟津,其中就有冶王。冶王得到周武王的册封,冶王城墙又高又厚,城内城外,商贾云集,陆路船运,兴盛繁华。城周围又有百姓开荒种地,村落渐渐形成。城西有西冶村,城北有北冶墙,城东有冶墙村。

  随着历史的变迁,冶王城消失了,原因大致有:一、被洪水冲毁,城池扩建、往东北方向迁移;二、被周朝周王的后代灭掉,改称野王城;三、被秦朝灭掉,改称野王城。还有一种说法是冶王部落南迁,城池废弃。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邙岭南岭上有双塚,是不是冶王父子的墓葬呢?冶王已去,遗址尚存、地名尚存,至今没变。西冶村村南叫南城地;冶墙村西叫西城地;青龙沟叫北城地,百姓也叫瓦渣地,村民经常在遗址上挖出破砖烂瓦、铁器之类的残物,说明冶王城确实存在过。

  何九盈先生在其《汉字文化学》中认为:“在古人的意识形态中尤其是大小统治者的意识形态中,文字能够传达天意,预示未来,具有征兆功能,在用字问题上忌讳多多,今人几乎难以理解。”“冶”字通“野”字,比如“冶葛”即“野葛”、“冶游”同“游野”,即野游。冶王城的称谓就是指野王城,由来已久,鉴于它的消失原因以及人们的好恶、地方言语习俗、书写习惯,后人在历史进程中将“冶王”之名渐渐改为“野王”也顺理成章。

  冶王城被称为野王城的另一个原因是周朝时期,周王直接统治地区和各诸侯国均有“国”和“野”之分。周王或诸侯所居都城及其近郊称之为“国”,郊以外称之为“野”。春秋时期,在王国或侯国之内,分成国和野两部分。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载:“于、晋、应、韩、武之穆也。”周武王初年封次子于叔于于,称为于侯国。今沁阳城西北三十里有于城,即古于国。沁阳城在春秋战国时期相对“于侯国”只能称“野”。所以,沁阳西南的冶王城逐渐被称为“野王城”,史称野王邑。

  在历史、地域、位置上沁阳紧挨孟州。野王古城地处沁河、济河冲积平原,城址在沁阳市中南部,沁水之阴,接近冶墙、冶王城遗址。两个城址偏差、相距10余里,有迁徙、位移、扩建等原因。

  野王古城始建时间可上溯到周朝,即“冶王城”出现时期,“野王古城”的名称就是“冶王故城”的延续。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攻打韩国,不几天就攻占了韩国的野王,断绝了上党的交通。这样一来,上党城孤立无援,上党守将冯亭看到野王已经失守,认为上党也会保不住的,与其让秦国占了上党,还不如亲手把它转交给赵国,韩国就可以和赵国联合起来共同抵抗秦国的侵略。这里说的“野王”就是指“冶王城”。

  262年,野王古城被秦国攻取,秦始皇曾迁卫君居此。《秦始皇本纪》载:“始皇六年,拔卫濮阳,卫元君角徙居野王,阻其山以保魏之河内。”

  野王古城在历代多有增修。早期城垣深埋于地下,未作考古调查与发掘。现在沁阳市区东北部、西南部沁阳市天奇机械有限公司东围城处残存的古城墙(古城墙土墙外砌砖整块长43~44厘米,宽19厘米,高9.5~10.5厘米)为元、明、清时期修筑。

  城墙内用土层夯筑,外部包砌砖面,城墙上窄下宽,横剖面呈梯形,上置城垛。城墙夯层厚6~12厘米。原来的护城河,已改造为市内的主要排涝河道,现存河道宽3~5米,河水被脏水污染、被杂物垃圾堵塞情况严重。1987年1月7日,沁阳县人民政府公布野王古城为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6月1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野王古城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焦作地区太行山一带是较早的烧陶、冶炼的起始地之一,掌握这些技艺的人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冶王的兴起,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得益于当地的地理位置、冶炼资源、自己所掌握的冶炼技艺和百姓的需求。冶王城已经淹没在历史的沙尘中,冶王城上面的野王城遗址现在仅剩一些土城墙和一点儿砖砌城墙,人们见了,多会抒发怀古情思。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8797395,13839122555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邮编:454002
如有意见或建议请MAIL:cnjzrb@163.com 豫ICP备050176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