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南村关帝庙位于山阳区新城街道墙南村南的南水北调主河道北侧绿化带内,东西宽30米,南北长40米,面积1200平方米。
墙南村关帝庙的由来,笔者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在很久以前,墙南村有一个书生,要进京赶考。走之前和待王村的一位好友到待王关帝庙求关老爷保佑,谁知墙南书生在磕头时嘴里竟然念叨出:“关老爷,当初您和两位嫂夫人在一块的时候,不会没有如何如何吧?”话音未落,关老爷显灵,刀劈庙内供桌一条腿。后来二人均考中了,墙南书生被派往一个偏远的地方为官。转眼一年即将过去,墙南书生思乡心切,夜不能寐。恍惚中,看到关老爷骑着赤兔马、手持青龙偃月刀从天而降,说:“看你思乡心切,我今晚送你回家。拽着我的马尾巴,闭上眼睛,我说睁眼你再睁眼。”于是,这个墙南书生便照办了。一会儿,他听到:“睁眼!”就赶紧睁开眼睛,一看果真到了村子里,村里的戏还正在演着呢!好友奇怪地问他为什么在这里,他说明了情况。那人赶紧对他说:“你快点建一座关帝庙吧。”可是建在哪里呢?那人建议他建在刚才马落地的地方,于是他们找了半天,找到马蹄印,就在那里修建了一座关帝庙。
墙南村关帝庙原有正殿4间,坐北朝南(清朝雍正年间,朝廷曾诏令天下各州府凡创建关帝圣庙,关帝圣像都要朝南端坐),原建筑已毁。现墙南村村民在原址上新盖卷棚及大殿各三间,卷棚西墙根立有乾隆十年《创建关帝庙碑记》一通。碑高131厘米,宽51厘米,厚21厘米,碑文楷书,记载了乾隆三年本村会首刘泽永、刘泽和兄弟以及乡亲相继修建关帝庙的起因及经过。院内的倒栽槐,相传为唐宋时期栽种,似龙凤呈祥,又称龙凤槐,曾遮天蔽日,笼罩整个院落。
□ 李庆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