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档案:
顾广州,温县赵堡镇赵堡村人,现为和式太极拳耍知道馆馆长。国家武术六段、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高级按摩师,曾担任五届全国和式太极拳大赛裁判。作为和式太极拳代表人物,曾应邀出席吴式太极拳峰会,并先后应邀参加2016年三亚南山首届世界太极文化节、2017年三亚南山第二届世界太极文化节。其自幼受习武环境熏陶,经年习武,自1988年开始习练和式太极拳,启蒙于和学俭、和保森、和定乾三位老师,又经多位太极拳大师指点,后又系统学习中医理论,对人体生理结构、脏腑脉络运行、中医推拿针灸等学科进行全面深入研究。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将中医传统按摩手法与太极拳养生理论相结合,实现医理与拳理的相互渗透、糅合。
去年春节前的一期培训班中,有一个女学员,身高一米六多,体重却达70多公斤。她性格开朗,练拳间隙经常开自己的玩笑,说曾经是多么苗条,肥胖后带来了很多烦恼,比如原来的很多漂亮衣服不能穿了,只能挂在衣柜里当作“回忆”,又说自从胖起来后总感觉浑身没气力,一睡就不想起还不解乏。
慢慢熟悉后,她以开玩笑的语气问我:“太极拳除了技击养生,能减肥吗?”“当然能,练好了太极拳,减肥只是一个附带效果。”受此鼓舞,她练习更加勤奋,半年后体重减了近16公斤。体重降下来了,精神气色也好多了,她还兴奋地给其他学员说“原来好多漂亮衣服又能穿上了”。
众所周知,肥胖的原因除了吃激素类药物之外,主要有家族遗传、过度饮食、运动量少等因素。特别是在当下的日常生活之中,随着交通工具的发达、工作的机械化、家务量减少等,使得人体消耗热量的机会更少,但因为摄取的能量未减少,从而形成肥胖。同时,过度肥胖作为一种亚健康状态,还会让日常活动变得缓慢,并降低热量的消耗,导致恶性循环,助长肥胖的发生。
与节食、运动、药物治疗等传统减肥方法相比,练习太极拳可以减肥并不神秘,从中医理论讲,肥胖大多因阳气不足,而导致消化机能下降、代谢异常,特别是脾肾阳虚不能运化,致使气滞湿阻之故。只不过节食减肥容易伤脾胃,大量的运动出汗也会造成阳气过度消耗,而药物治疗会有一定的副作用。
人的身体具有极强的自我调节功能,其会随着气候的变化和生活习惯的不同,产生相对应的调节。《黄帝内经》中“上古天真论篇”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而如今,大多数人喜欢甜食、喜食生冷,尤其是夏天喜欢喝冰镇啤酒或饮料,不仅需要消耗人的肾阳,快速提升食物温度与体温相当,也会造成脾阳虚不运化。按照中医阴阳五行理论,肾脏属水、属阴,是生命之源,其元气多以液态呈现,需经过脾的运化蒸腾作用,从而气化肾之原阳,以供身体健康运转。
如是而言,一是通过调整饮食习惯,忌食生冷,确保脾之运化;二是肾与膀胱相表里,关键在于通过科学运动来锻炼,刺激背部膀胱经来补足肾气,这恰恰是太极拳中很多招式可以做到的,比如和式太极拳中有“两步三捶”“伏虎”“回头看月”等招式,主要通过对脊柱大幅度侧屈、环转及回旋,使头颈、腰腹及臀、股部、腿部等多种肌群参与收缩,既增加了颈、腰、髋、下肢的关节灵活性,也增强了肌力,并通过脊柱的纵向拉伸,使得脊柱和膀胱经随之开合起落,让气血在练拳过程中更加充盈。同时,通过摆头、低头等动作,可刺激大椎穴(大椎穴为六阳经的汇总点),以提升阳气;摆动尾闾,可刺激脊柱和命门穴,“腰为肾腑,命门贯脊属肾”,不仅能增强肾阴对人体各脏腑器官滋养的作用,而且在这一摇一摆、一升一降中达到平秘阴阳、调理脏腑的作用。
这正是:
肥胖多因脾肾虚,太极减肥有拳理。
玩耍之中正相应,两全其美好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