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节气一过,气温骤冷,然而每日傍晚,在市人民广场一角仍有许多太极拳爱好者在认真地习练太极拳。路人夸他们有毅力,他们却夸赞“师父谷慧玲为传播太极文化更有毅力”。
的确如此。2000年,谷慧玲在市人民广场设立陈式太极拳辅导站。18年来,她风雨无阻义务授拳,已累积培训陈式太极拳爱好者1000余人次。特别是2014年以来,已搬家至市北环路的谷慧玲,不管风吹雨打,她依旧心如磐石,每日傍晚必然骑着电动车赶路30多分钟来到市人民广场授拳。冬天最难熬,授拳回家时,电动车爬坡能力弱,常常半路“停工”,等待家人前来救援,她的手脚早已被冻成了冰块。
可谷慧玲依旧沉迷授拳。为了全身心投入到陈式太极拳的宣传与推广中,她不怕冻坏手脚,她不惜辞掉薪水丰厚的工作,她甘愿辛劳奔波。
上世纪90年代,谷慧玲是焦作电厂的一名普通女工。为了锻炼身体,她开始习练陈式太极拳,此后一发不可收拾。目前,谷慧玲已连续参加了七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并先后在陕西西安、安徽黄山、浙江杭州、安徽九华山、温县陈家沟等地举办的各种国内国际太极拳大赛上,获金牌30余枚、银牌10多枚。特别是今年8月份,她代表焦作市参加了河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并获得社会组传统太极拳一等奖、太极剑一等奖、集体项目一等奖,受到了焦作市体育局的嘉奖。2010年,她有幸成为陈正雷大师在焦作的第一个女弟子。2013年,她被评为焦作市“巾帼太极十佳人物”“优秀太极之家”称号。2017年,她又被焦作市体育局评为市武术名师。谷慧玲现为河南省太极拳协会理事、焦作市陈式太极拳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河南省一级裁判。
从一名普通女工成长为享誉省内外的“太极女侠”,谷慧玲是太极苑里当之无愧的一朵金花。
闫文胜,现任焦作市陈式太极拳协会会长,是谷慧玲心中值得敬佩的老前辈,也是影响谷慧玲陈式太极拳发展之路的老前辈。
2007年,焦作市陈式太极拳协会成立。在闫文胜的引领下,谷慧玲成为协会一员。闫文胜不打太极拳,可这位曾经为推动陈式太极拳从陈家沟走向世界的功勋人物,大半辈子都在致力焦作太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谷慧玲动情地告诉记者:“我们老会长不打太极拳,但几十年如一日,为焦作太极文化发展不遗余力。我练拳20多年,获奖无数,是别人眼中的太极拳精英,可这仅仅是个人成就。作为一名太极拳习练者,我更有责任将焦作太极文化发扬光大。”
截至目前,谷慧玲已在焦作电厂、香港华润电力有限公司、焦作市华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潞安矿务局公司等单位对职工集中进行陈式太极拳培训,传授人数近1000人次。2015年,她还与广州译脑教育青云书院教授一起编写太极拳习练教材,目前相关教材第一册已编写完成。
谷慧玲的理想是精准传播太极拳文化。
2017年11月,谷慧玲代表焦作市参加河南省第四届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交流展示大赛。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比赛,参赛人员不分拳种、不分年龄、不分套路与器械,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整地讲解太极拳的某个招式并演练太极拳套路。对于久经沙场的老将谷慧玲来讲,精准地演练一个太极拳招式不是难事,而要在规定时间内精准地向别人传递一个太极拳动作的文化精髓却非易事。赛前,她反复演练,一个招式“金刚捣碓”被她分解成十几个动作,还要向观众讲清每一个动作的正确表达、技击作用等。最终,在强手如林的比赛中,她不负众望,荣获武术组第一名的好成绩,被焦作市体育局嘉奖。
比赛结束后,谷慧玲反问自己:“如何更加精准地传播太极文化?”这在当下太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无疑是个命题。谷慧玲抓住了这个命题,且已在解决这个问题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她说,螺旋缠丝,松活弹抖,掤履挤按,採挒肘靠,这是陈式太极拳要理,许多人都会背。可为什么要这样做?找“门”。这个“门”不好找,若找到,将会极大地推动太极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思考中的谷慧玲与练拳时的谷慧玲一样美丽灵动,她真像太极苑里的一朵金花,但她却甘愿做一株为焦作太极文化传承与发展默默奉献的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