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陈炳太极院自2020年8月18日开业以来,深受湖北武汉广大太极爱好者的认可和喜爱。“受陈炳老师重托,教练刘玄玄、陈永波在新冠肺炎疫情还没有结束的情况下,来到武汉陈炳太极院任教,两位年轻的太极拳传承人兢兢业业,全心全意地教好每一位学员。而我们的学员也深深地被教练们的敬业精神所感动,他们认真学好每一堂课,课下他们也积极习练,拍下视频发给教练请教指正。”1月20日,武汉陈炳太极院副院长闫红君说。
这样的太极精神在武汉陈炳太极院延续至今。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张进已经在武汉陈炳太极院学习太极拳半年之久,他说,习练太极拳感悟越来越深,很难以用文字表达。据了解,张进1991年12月参军入伍。入伍期间,他是武警部队第三代擒拿科目教材创编人,曾多次获所在部队优秀教练员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因为热衷于教育事业,退伍后的张进选择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从事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但他仍保持着对武术与格斗的热爱。2014年年底,张进开始习练太极拳;2019年7月,他开始学习陈式太极拳;2020年7月,他报名武汉陈炳太极院,开始潜心研学正宗陈式太极拳。
“太极拳习练者,行拳过程中对身体关注的变化过程,也能反应习练者训练层次的变化。不同的训练阶段,行拳的关注点是不一样的。”武汉陈炳太极院副总教练陈永波说,例如,在初练太极拳时,更多的是关注外形,会纠结某个动作学得跟教练像不像,盲目想着开大步、低架子,结果是太极拳打成了外家拳。更有甚者,因身体不中正,膝盖晃动大等,导致练拳受伤。这一层次的拳友不在少数,大部分都是初学者。
在谈到行拳过程为什么手臂不能松沉的问题,陈永波说,习拳者在这一阶段就是在反复关注某一局部,暴露局部问题,解决局部问题,并逐渐达到关注周身。其实,我们在打拳过程中就是要关注周身。周身放松,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丢不顶,不急不躁,做能力范围内的事,行拳轻松自如,意识中能体会到身体各个关节节节贯通,呼吸匀称、身心愉悦、气沉力沉。
“关注周身,就需要行拳过程中里三合、外三合全面关注,感觉从头到脚,躯干四肢在行拳中的变化。”陈永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