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原上海武术协会副主席王志祥应邀来到焦作,与我市太极拳爱好者进行拳术交流。在国外传授太极拳20多年,他希望大家好好练拳,弘扬太极文化,提高人生价值。
王志祥,1959年2月出生于上海,现定居瑞士。从1973年起学习少林形意六合拳,后跟随杨式太极拳传承人董斌学习太极拳。
“我跟随董斌老师学习杨式太极拳,跟随王好大老师学习吴式太极拳,最终又跟随王壮弘老师接触到了水性太极拳。王老师深厚的功夫、精辟的理论深深地影响了我,让我对太极拳有了全新的认识。”王志祥说。
1999年春,40岁的王志祥走出国门,赴法国与当地太极拳爱好者交流太极拳,开启了发扬传承太极拳的道路。
王志祥在意大利成立了水性太极拳大学、水性太极拳研究院,并在瑞士、德国、法国、英国、西班牙等地建立分校,学生遍布美国、荷兰、新加坡、马来西亚、丹麦等世界各地,弘扬和传承水性太极拳。
在传授太极拳的过程中,王志祥也学习了心理学、认理学等西方文化,并把中西文化进行有机融合。他还在欧洲出版了4本关于太极拳理论的专著,并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近几年,许多国内太极拳爱好者建议,希望王志祥能将在国外多年授拳的经验分享给拳友们。这也促使了王志祥来焦作,与当地太极拳爱好者进行学习交流。
20多年的太极拳教学经历,使王志祥在基本功、拳架、推手、散手、内功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体系。
“怎么以最快的速度学好太极拳,首先要建立太极思维,这个太极思维是什么呢?就是‘八门五步’。”王志祥说。
“八门五步”就是在练拳的过程中,每一个动作要做到前后、左右、上下、内外,不允许有直线、有僵硬、有断头,即“八门”。“五步”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练拳轻灵的像风一样,流动的像水一样。
王志祥认为,太极拳从理论上有三圆、一空、一顶、八大原则,《道德经》《大学》《中庸》《金刚经》等传统经典与太极拳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他说,在国外,尤其在欧洲都成立有太极拳学校,太极文化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