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华夏,龙腾四海;中华太极,声振八方。
经过近400年世代传承,太极拳在无数期盼的目光中,于2020年12月17日,正式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连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太极拳师、嘉宾以及太极拳爱好者怀着激动喜悦的心情,会聚太极文化的重要传承区、太极拳的发源地——陈家沟,一同聆听这一激动人心的消息。
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这是黄河文明的璀璨明珠,这更是怀川儿女的无上荣光!
12月19日晚,在举国同庆太极拳成功申遗之际,太极拳七大社区代表性传承人及数千名太极拳研习者、爱好者怀着喜悦的心情,欢聚在陈家沟太极拳国际交流中心,参加太极拳传承发展大会开幕式,共庆太极拳成功申遗,共商太极拳传承发展大计。
这是一个流光溢彩的夜晚,这是一个共同欢庆的时刻,世界所有太极拳爱好者的目光都投向了这方充满神秘魅力的土地。
一段刚柔相济、行云流水的太极拳表演拉开了太极拳历史上第一次传承发展大会的序幕。节目展演分3个篇章,序:太极拳·贺·四海同贺;上篇:太极拳·合·天人合一;下篇:太极拳·和·和谐共生。
来自五洲唱响乐团的国外友人齐唱歌曲《太极风》,表达了世界友人对太极拳的喜爱之情。演示太极剑的是土生土长的陈家沟村民,她们忙时做工,闲时练功,表演的太极剑带着地道的太极风韵,舒展洒脱,展露了太极拳文化的神奇与魅力。
舞台上盛开一朵朵绚丽的太极之花,推手表演《荷·韵》、武术舞蹈《天地之间》将舞蹈与太极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表现了太极文化的虚幻之韵味,使人们陶醉于太极拳独特的魅力,让观众领略到太极的和谐之美。
在太极拳传承发展大会这一平台上,太极拳七大社区的非遗传承人一一展示各自拳法,或徐缓舒畅,或飘然腾云,或拳势如海,尽显太极拳之玄妙与高深,以独特的方式阐释了天下太极同根同源、同生同荣的道理。
根深方能叶茂,源远才能流长。太极拳七大社区的非遗传承人在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寻根问祖,演绎出一段中国太极拳薪火相传、繁荣发展的佳话。
“陈家沟,我们的根,儿行千里母担忧……”歌手江涛演唱的《我的陈家沟》,将观众带回了小时候的乡愁记忆。
开幕式现场播放了今年年初来自武汉方舱医院的新闻报道和钟南山院士的采访资料片。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基于钟南山、张伯礼等院士的肯定和推介,加之广大太极拳人的推广与努力,太极拳“提高免疫力”“改善气血和肺功能”的抗疫价值得到凸显,成为广大民众防疫抗疫、强身健体的重要选项。
于是,太极拳不仅走进了机关、企业、学校,而且走进了社区、农村、军营,太极拳“六进”活动在我国得到大力推广。在群众性太极拳表演节目《来打太极拳》中,来自机关、企业、学校的多位太极拳爱好者用行动表明:打太极拳已成为一种生活新时尚。
节目展演在《天下太极》的歌声中落下帷幕。整场演出运用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舞美设计美轮美奂,3D灯光秀令舞台流光溢彩,尽情展示了怀川文化和太极拳的风采。
继往开来,薪火相传。1978年,邓小平同志曾挥毫题词“太极拳好”。42年后的今天,我们将以太极拳申遗成功为契机,以更大力度宣传太极拳,以更大情怀推广太极拳,以更大境界光大太极拳,讲好新发展阶段的“太极故事”,让太极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让世界上更多人共享太极。
太极,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