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太极资讯  太极机构  视频教学  太极历史  太极养生  太极名家  太极流派  太极视窗  厚重怀川
 您现在的位置: 太极拳网 >> 太极流派 >> 孙式太极 >> 正文
孙式太极拳的身法要领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6/3/14 10:32:22

    太极拳是我国特有的武术项目之一,是一种“内外兼修”的运动(内主静心养性,外主锻炼体魄);是以柔曲为体,以刚直为用。非柔曲不能化,非刚直不能用。体用则为以柔克刚,牵动四两拨千斤的技击方法。练此拳时应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内外相合,干万不可用拙力。应以意行力,意到力到。
   关于太极拳的练法,郝为真先生谈练太极拳有三层意境:初练时,如身在水中,两足踏地,动作如有水之阻力。第二层则如身在水中,两足浮起,如泅者浮游水中,能自如运动。第三层则身体轻灵,两足如在水面上行走,临渊履冰,神气内敛,不敢有丝毫散乱,此则拳成矣。
   孙式太极拳的姿势、动作,都有一定的要领,并各有其意义。兹摘要介绍如下:
   头:头要上顶,但不可用力。下颏自然收敛,头项正直,精神贯注。全身松开,顶、蹬、伸、缩皆用意,而不用拙力,心自虚灵。即所谓虚灵顶劲。
   口:口要虚合,舌顶上腭,用鼻呼吸。
   胸:胸要含蓄,不可挺出。胸含则气沉丹田。胸挺则气涌胸际,上重下轻,脚跟漂浮,为拳家所忌。胸含则气贴于背,力由脊发是为真力。以上即所谓含胸拔背。
   肩:两肩务要松开,下垂。切忌耸肩,否则气涌于上。
   肘:两肘要向下松垂,两臂自然弯曲。即所谓曲中求直,蓄而后发之意。
   手:五指张开,塌腕,虎口略圆,手心略内含,如抓抱一圆球之状。
   腰:腰必须塌住。因腰是全身动作之枢,力量之源。人之旋转、进退、虚实变化全靠腰劲贯串。
   腿:两腿弯曲,务必分清虚实,即身体重心要放在一腿上。如身体重心移于右腿,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反之,左腿为实,右腿为虚。分清虚实为太极拳之要义,运动起来转动轻灵。否则迈步重滞,易为人所牵动。
   呼吸:所谓气沉丹田(脐下三寸处),就是指深长之腹式呼吸。但切勿用力往下医气,一定要使呼吸纯任自然。
 
     意与力:太极拳的特点之一是用意不用力。因太极拳要求用活力,全身要松开,不使分毫拙力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要求极柔软而极坚刚,极沉重而极灵活。意到力到,运用自如。倘用拙力则迟滞不灵。力浮于外就不符合太极拳的要求了。何谓用意不用力,何以活力自生?盖因意之所至气即至,如是气血流注,日日贯输,周流全身经络,无时停滞。久练则真正内劲即可产生。
   动与静:气功的静坐是静中求动,拳术是动中求静。练拳时心要静,精神集中,动作才能圆活。
   以上分别论述了运动要领。但学拳者务必注意太极拳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所练在神。精神为主帅,身体为驱使;精神能提得起,举动自能轻灵。心意与形体动作协调一致,方能内外相合为一。练时须注意上下相随,身体各部完整一致。如有一处动作不整,就会使神气散乱。再者,练拳时要以意行力,相连不断,“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运劲如抽丝”即此意也。

   为便于读者记忆,现把这些要点编成口诀如下:
   太极拳本内家拳,不用拙力意当先。
   虚灵顶劲神贯注,下颏收回即自然。
   含胸自然能拔背,切莫形成“罗锅肩”。
   练时沉肩又坠肘,肩耸肘悬不是拳。
   塌腰能起全身力,腰不塌住灵活难。
   两腿弯曲分虚实,太极要义在里边。
   呼吸下沉丹田穴,纯任自然莫强牵。
   上下相随成一体,动作绵绵永相连。
   动中求静静中动,练时神气务周全。
   切记要点莫遗忘,持久习练益自显。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8797395,13839122555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邮编:454002
如有意见或建议请MAIL:cnjzrb@163.com 豫ICP备050176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