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武术界出过许多杰出的人物,禇桂亭就是其中一位。然而有关他的资料却寥若晨星,真是令人感叹,借用苏东坡一句名言叫做:“寂寞无人见”了。现在,恐怕有不少武术爱好者不知道禇桂亭是何人,实在是一种遗憾。禇桂亭先生是近代武术史,特别是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拳史上出彩一页,淡忘他是不应该的。

我学练杨式太极拳已有三十多年,对禇桂亭先生不仅知之甚少,甚至还带有某种偏见。我学练的是傅传八五式杨式太极拳,有些老师常会这样告诉我们,我们学练的太极拳才是真正的正宗的杨式太极拳,其它人传的拳称不上杨式太极拳。说什么:“在杨澄甫传授太极拳的年代,弟子们多是以技击攻防,克敌制胜为主要目的的,一般不重视苦练功架基础,不追求拳架精确。对于那些练过其它拳种的弟子,常有任意改变拳架的现象,……”。这种视自己为正宗,排斥他人狭窄的门户偏见,阻碍了我们客观正确认识其他传人和他们的武艺,炫耀自己的偏见,将自己的孤陋寡闻与无知引为自豪,现在回想起来真使人汗颜。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太极拳大师张庆保先生,又通过他认识了禇桂亭先生的孙子禇桂亭先生,使我有缘走近一代太极拳宗师褚桂亭的历史。
最近,我将有关禇桂亭先生的零零星星资料收集起来,勾画成一幅速写肖像。请看:
褚桂亭(1892─1977), 字德馨 ,河北任邱县人。
自幼受家乡尚武风气的熏陶,立志武术救国,“强国强种”,雪“东亚病夫”之耻。他13岁正式拜师学拳,初习醉八仙等少林拳,练就铁布衫等功夫,曾行走中原数省,寻访名家高手,切磋武艺。又师从李存义、梁振圃习形意、八卦,从郝恩光学三合刀,师从李景林学武当对剑,后拜杨澄甫为师,跟杨澄甫、杨少侯学习杨式太极拳及器械、推手,成为杨门五虎将之一。
自幼受家乡尚武风气的熏陶,立志武术救国,“强国强种”,雪“东亚病夫”之耻。他13岁正式拜师学拳,初习醉八仙等少林拳,练就铁布衫等功夫,曾行走中原数省,寻访名家高手,切磋武艺。又师从李存义、梁振圃习形意、八卦,从郝恩光学三合刀,师从李景林学武当对剑,后拜杨澄甫为师,跟杨澄甫、杨少侯学习杨式太极拳及器械、推手,成为杨门五虎将之一。
他精通多门武艺,武功高强,他将太极、形意、八卦融为一体,武林有句俗话:太极形意八卦,三宝合一,天下无敌。他与人比试时,善用连环手法,在武术界享有“快手”等极高美誉。
1929年中国第一届武术擂台赛,他任纠察主任委员,并被聘为浙江国术馆教练。以后几十年他多次在国家级武术比赛中担任裁判等职务。之后,又先后担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南京军官学校、金陵警官学校的武术总教官,曾任国民政府警卫队武术教官等职务。解放后,在上海外滩公园、复兴公园、人民公园等处授拳。
1956年受上海教育工会等组织委托编写《精简太极拳》。
1957年受国家体委邀请,赴北京参加《88式杨式太极拳》的整理编写工作。他门徒众多,有原政府要员,有军队将领,有工农兵大众,遍布海内外。(作者:张庆保口述 唐才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