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太极资讯  太极机构  视频教学  太极历史  太极养生  太极名家  太极流派  太极视窗  厚重怀川
 您现在的位置: 太极拳网 >> 太极周刊 >> 太极周刊 >> 正文
王乾升掌握“五要领” 领会练拳精髓

信息来源:焦作日报  更新时间:2017/1/4 9:43:03
  王乾升在进行拳架展示。
  本报记者 高小豹 摄
 
   

  一位手机尾号为4530的读者向记者问道,很多事都有一个规律,习练太极拳有没有运动规律?怎样才能掌握太极拳的运动规律呢?

  针对读者的提问,本期“名师大讲堂”邀请焦作市陈小旺太极拳术研究会副会长、焦作市武术协会副秘书长王乾升为大家解疑释惑。王乾升介绍,陈小旺大师曾对太极拳运动规律有这样的表述:以丹田为核心,一动全动,节节贯穿,一气贯通。

  那么,如何掌握太极拳的运动规律呢?

  要想掌握太极拳运动规律,在王乾升看来,就要注意五个方面的要领:心静用意、立身中正;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含胸拔背、松腰收臀;沉肩坠肘、坐腕舒掌;步分虚实、上下一线。

  习练太极拳的最高原则是用意不用力。“心静用意、立身中正,主要是在打拳未动之前,首先要静下心来,自然呼吸。用意念想着丹田,屏除杂念,处于一种无思无虑状态,然后端正姿势,使身体达到中正不偏的要求。自己感觉脚底生根,丹田饱满,胸部轻松,然后开始动作。”王乾升说。

  对于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他认为,顶劲的要求是在下颌微微内收的前提下,头顶百会穴轻轻上提,头上像顶着一个东西不让它掉下来一样。顶劲不可太过,也不可不及,应虚虚领起,若有若无。气沉丹田主要是腹式呼吸横膈肌的作用,姿势上的配合极为重要。姿势要做到尾闾正中、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提顶吊裆。同时,胸背部肌肉弧形下沉,肋骨节节松沉,这样就能达到气沉丹田的要求。

  “含胸和拔背是紧密连在一起的,能含胸就能拔背。含胸是胸部平正自然,不凹不凸,两肩骨节微向前提,随着动作的变化,胸肌作左右弧形下沉。拔背是胸略内含时,背部肌肉往下松沉。”王乾升说,腰部要求松沉是为了气沉丹田更加充分,使上体气不上浮,下肢稳当有力而又转动灵活。腰部动作对健身和技击有极大关系,在练拳时首先要注意腰部的放松,在放松的基础上再注意沉。

  沉肩坠肘是太极拳的重要法则之一。王乾升认为,初练者要注重对肩关节的放松,长时间习练以后要懂得虚实变换,使内劲由松柔趋于沉着。同时,坐腕要求在手臂伸缩缠绕过程中腕部既不强硬,也不软弱。

  很多习练太极拳的人都知道,太极拳对步法的要求是进退转换、虚实分明,前进后退和步法变动时,身和腰要随着转换,迈步要轻灵,落步要稳健,步法是平衡和支撑全身的根基,动作灵活与否,取决于步法的虚实转换。“千变万化由我运,下肢两足定根基”,“胜在进步占势,不败在退步避锋”,这些话都说明了步分虚实的重要性。王乾升说,上下一线的关键在于用意使脊柱保持垂直状态,习练太极拳时脊柱要节节松沉而又虚虚对准,不但外形上中正,而且可使脊柱达到微微屈伸。在动作过程中,两肩、两胯要上下对齐,齐进齐退,不先不后;从外形上看,耳朵、肩膀、髋骨、踝关节始终保持上下一条线。

  名师档案:

  王乾升,男,65岁,河南温县人,陈小旺大师早期亲传弟子。焦作市陈小旺太极拳术研究会副会长、焦作市武术协会副秘书长、焦作太极中等专科学校客座教授、安徽亳州太极拳协会顾问兼总教练。1974年跟随陈小旺习练陈式太极拳,迄今已有40余年。王乾升技术全面、拳架纯正,门下弟子在全国各类太极拳比赛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其中有些弟子走出国门在美国、葡萄牙、新加坡等国授拳。

  如果你在习练太极拳过程中有什么困惑,请添加微信号tjqzk,或将你的问题发送至电子邮箱jzrbgxb@126.com,也可编写短信发送至手机13569191591,武术名师将在“名师大讲堂”栏目为你解疑释惑。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8797395,13839122555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邮编:454002
如有意见或建议请MAIL:cnjzrb@163.com 豫ICP备050176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