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太极资讯  太极机构  视频教学  太极历史  太极养生  太极名家  太极流派  太极视窗  厚重怀川
 您现在的位置: 太极拳网 >> 太极流派 >> 杨式太极 >> 正文
朱天诗:乐在太极 福己及人

信息来源:焦作日报  更新时间:2016/11/23 8:46:32
  朱天诗在演练太极拳。 本报记者 宁江东 摄
 
   

  “摆脚,重心左移,后坐,再摆脚,提右脚……”几乎每天清早,在市东方红广场,一位和蔼慈祥的老人都会耐心教导学员习练太极拳。许多人也许想不到,这位老人已年近70岁,却依然身手敏捷。20多年的学拳生涯,8年义务教拳路,因为热爱,她一路走来,无怨无悔。她就是国家一级社会指导员、国家武术六段、市武术名师朱天诗。

  朱天诗1948年生于博爱县许良镇许良村,20世纪80年代,朱天诗考取了会计证,在市公交公司当会计。而在此之前,她与太极拳从未有过交集。每天上班,朱天诗都会穿过市人民公园来到单位。有一次,她在公园里看到一位60多岁的老人跟随着舒缓的音乐在习练太极拳,朱天诗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当时中老年人特别流行跳交谊舞和迪斯科,我头一次看到一个人可以在安静的环境下通过打拳锻炼身体。”朱天诗说,从那时起,她每天都早起一会儿,在上班途中跟老人学几招太极拳。

  1993年,朱天诗由于工作调动,跟老人练拳就此耽搁了下来。由于从事会计工作,朱天诗每天都要坐在办公室里伏案算账,长此以往,她患上了肩周炎、浅表性胃炎、关节炎等病症。恰逢当时国家普及24式太极拳,在单位的组织下,朱天诗又重拾太极拳,而令她想不到的是,在习练一段时间后,她身上的这些病症竟奇迹般地消失了。朱天诗说,从那时起,她决定一定要坚持习练太极拳。

  退休后,经拳友引荐,朱天诗跟随杨式太极拳大师杨振铎的入门弟子张素珍学习杨式太极拳。“张老师教拳特别认真,每一招每一式都特别规范。”朱天诗说。在张素珍的悉心指导下,朱天诗的拳技日益提高。

  为了领悟太极拳真谛,除了刮风下雨,朱天诗每天都抽出2个小时习练太极拳。1998年,朱天诗又跟随陈式太极拳大师陈照奎的入门弟子史潮记学习陈式太极拳。“记得有一次,史老师让我打一套拳,15个动作,我打的动作不标准,老师没有批评我,却说,罚老师再教20遍。”朱天诗说,她当时听了以后特别感动,学拳也更加努力认真。

  在朱天诗看来,张素珍与史潮记两位老师言传身教、疼爱学生、默默奉献的武德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她,这也为她日后致力传播太极拳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008年,60岁的朱天诗成立了陈式太极拳朱天诗辅导站,旨在传播太极拳,弘扬太极文化。由于免费教拳,前来学拳的人络绎不绝。在教拳中,朱天诗一点儿都没含糊,亲自为每一位学员讲解太极拳,嗓子经常疼痛发炎,但她都强忍疼痛,不停地细教细讲。

  2009年,朱天诗获得国家武术六段。同年,她参加中国·焦作第五届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获得一金、一银的成绩。2010年3月,朱天诗又跟随史潮记老师参加第八届香港国际武术节,斩获太极拳金牌。她也经常带领学员参加国家和省、市举办的太极拳比赛,每次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位身患颈椎病的市民听说太极拳能够治病,便来向朱天诗学拳。朱天诗告诉他,打拳不治病,但能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增强血液循环,以丹田之气,将气血运向末梢神经,缓解病痛。在朱天诗的指导下,这位市民练了3个月的拳,他吃惊地对朱天诗说:“颈椎不疼了,身体感觉舒服多了,脾气也变得温和了,简直像换了一个人。”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跟随朱天诗学拳,朱天诗也不厌其烦地教授他们。“在教拳的过程中,学员们也带给了我快乐,我们一起进步,健康快乐双丰收。”朱天诗说,太极拳传播之路走得并不轻松,但再苦再累也无悔。健康是每个人一生经营的事业,朱天诗在传播太极拳的事业中分享快乐,福己及人。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8797395,13839122555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邮编:454002
如有意见或建议请MAIL:cnjzrb@163.com 豫ICP备05017631号